镜头展现水乡桥文化

永利皇宫棋牌2023最新版本:镜头展现水乡桥文化

发送询盘
产品详情

  你还记得新市镇的摄影爱好者沈强吗?他曾拍摄了30多幅古镇照片,与上海市民“燕山”1990年拍摄的老照片形成对比(详见本报8月17日5版报道《古镇摄影师开启“时光之旅”》)。这次,他专门拍摄了新市的桥,将江南水乡的桥文化呈现给网友。

  “三潭九井十八块,三十六条弄堂,七十二爿半桥这句话在新市一直口口相传。岁月变迁,古镇千年以前的格局仍然有迹可循。”沈强说,“拍完桥之后,我还打算把弄堂、小吃、古建筑这些古镇元素用照片记录下来,让更多的人看到新市的文化内涵。”

  “以前说的七十二爿半桥大部分都在镇区,不过现存的古桥只有十多座,拍不全了。新市作为水乡古镇,水多、桥多,全镇范围内古桥、新桥加起来有一百多座,称之为百桥之镇毫不过分。”沈强说,“我前前后后拍了半个多月,总共拍了60多爿。在这些照片的基础上,我又增加了一些已经退出我们视线的老桥照片做成了合集,有我父亲拍摄的,也有孙永华拍摄的。此外,还有我父亲关于新市古桥的几幅画作。”

  桥梁连接两端,为何会有半桥之说?沈强解释了半爿桥的来历。这半桥叫齐界桥,位于东栅外。该桥所在之处正好位于新市和桐乡的交界,北半桥是新市,南半桥是桐乡。

  如果只是为了记录而记录,拍摄的过程还要短一些。沈强会为了搞清楚一爿桥的名字向十多位老人求证,会为了拍摄一张光线饱满的照片早上、晚上跑上好几次。

  花园港桥位于东升公园西南角,沈强观察了好久都没有找到合适的拍摄位置。东升公园内有一块高地,但是有围墙挡着,镜头不能把整座桥都拍进去。沈强跑回花园港桥,发现不远处的粮库有一个制高点。带着相机过去,发现有铁将军把门,左等右等等来了粮库管理员。

  粮库管理员是个老大伯,粮库平时很少有人造访,所以看见沈强时,他一脸警惕:“你来干吗?”等沈强说明来意,老大伯的态度缓和了起来。他告诉沈强,现在看到的花园港桥是后来新建的,老底子这个位置的确有一爿古桥,具体叫什么名字已经没人知道。

  虹桥位于新市镇北栅。在过去,虹桥一侧是买卖羊的交易场所。张一品有自己的羊棚,在旺季来临前都会买一两百只羊关着。沈强十多岁时,就遇上了被牵引过桥的羊群。面对接踵而至的湖羊,这个十来岁的少年不敢动弹,生怕惊着这些生物。“对比现在的新貌,过去的一幕幕像放电影一样在脑海闪过,感慨涌上心头。这种微妙的感觉只有在拍摄的时候才会出现,一离开特定的场景好像就抓不住了。”

  让沈强最为感怀的是通仙桥。通仙桥是新市最古老的石桥之一,跨于古时“仙潭”之上,依桥建“陆仙楼”。“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时,桥已经破得很不像样,所以拆掉了。桥的位置就是现在健康路到玻璃厂的十字路口。”能让我们了解到通仙桥全貌的是沈强的父亲谈鸿儒1950年时拍摄的照片。这张照片后来被保存到了新市文史馆。

  “我父亲是吃照相饭的,上个世纪40年代的时候,在新市美光照相馆做学徒。到了解放后,自己开了星光照相馆。不过那时候,拍照用做资料的意识很淡薄,所以留存下来的照片不多。线年代了,那时镇上的干部姚永奎拜托我父亲多拍一些照片,为日后古镇保护修复提供参考。还有一些古桥的旧时盛况,拍不到了,我父亲就用画笔画了下来。”

  谈起拍摄新市的桥的初衷,沈强说自己并不是心血来潮。“我1993年进入银都大酒店工作,一直很关注旅游。乌镇大放异彩,同样是水乡古镇,新市有着千年历史,如果向游客推介,我们推介些什么?我觉得,带古字的都需要,古建筑、古桥、传统小吃等等。有了这样的想法,我就下意识地拍了一些相关题材的照片。”

  这些照片后来派上了用场。一直执着于古镇文化保护的姚永奎已经退休,现在在新市镇古镇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工作。得益于沈强这批同样热心古镇保护的摄影爱好者们的付出,修旧如旧有据可依。“有了微信之后,我开始一组一组地推荐给网友。像上次新老照片对比的组照,发布了一个多月点击量仍然在增长。你还别说,每次发布古镇相关的题材,即便是很稀松平常的生活场景,点击率都能过万,而我平时采风拍摄的荷花、水鸟等题材,自认为拍得还不错,点击率却只有几百。”网友的反应更加坚定了沈强纪录古镇的心。“老照片,藏着也就藏着了,但是如果拿出来分享,可以有更多的人看到新市的美,我就觉得很开心。”

发送询盘